收藏【第一小说网www.diYishU.Cc】,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第257章 震惊四座(求订阅!)

    崔浩便哑然失笑道:“没有什么独道的理解,不过是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!”

    湖心亭内不由一静,众人都默默思索。片刻之后,郑嫣的两只白皙小手在胸前一拍:

    “妙!”

    她一双美目敬佩地看着崔浩:“崔兄一言道出精髓,小妹不如矣!”

    崔浩优雅地摆摆手,周围的人也都将敬佩的目光聚集在崔浩身上。

    梁瑜忍不住开口道:“崔公子,那你准备钻研经义吗?”

    崔浩微微摇头道:“是,也不全是。”

    郑嫣道:“何解?”

    “我会研究经义……”

    “崔兄要研究经义?以后不作诗了吗?”九曲回廊上传来了一个爽脆的声音,不用回头,崔浩就知道是崔慧中来了。

    她的声音很独特,辨识度很高。如同她的性格一般,十分的爽脆。

    崔浩便起身,转过身拱手为礼:“见过崔小娘子。”

    崔慧中飒气回礼:“见过崔兄。方才听了只言片语,崔兄罢官之后,要一心钻研经义吗?”

    “不是!”崔浩温和道:“会研究经义,但也会研究一些别的。比如格物。”

    “格物?”崔慧中神色一愣,随后又爽脆道:“这还不是经义?东汉郑玄有言,格,来也。物,犹事也。其知于善深,则来善物;其知于恶深,则来恶物。言事缘人所好来也。此‘致’或为‘至’。这不是经义是什么?”

    崔浩眼睛一亮,心中也是钦佩崔慧中的博学。崔慧中所言是东汉经学家郑玄在《三礼注》对“致知在格物”一语注解。

    这注解的意思便是“格物”是使事物来到,“致知”是通过学习获致所知。知善爱善就会招来善事,知恶喜恶就会招来恶事。

    按照郑玄的注解,这当然还是经义。不怪崔慧中怀疑。

    不过这不是崔浩所理解的格物,实际上崔浩想说的是后世的物理化学这些学科,只是在大唐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,便勉强用格物一词来代替。

    微微摇头道:“我说的格物并非郑玄所言的格物。”

    崔慧中不由张目道:“你不同意郑玄所言?”

    “不是不同意,只是觉得他说得不够!”

    “不够?”

    “对!他所言只是涉及了格物中的一小部分,并非全部。”

    湖心亭内所有人都是一愣,他们在府中的时候,偶尔也能听到长辈们对于历史上那些鸿儒的注解提出怀疑。

    但那些长辈都是什么人?

    哪个不是鸿儒?

    他们还是第一次从一个年轻人口中听到,对历史上的先贤注解提出异议。

    太狂了!

    崔慧中就是个爽脆之人,心中有了不赞同,不会憋着。

    “如此说来,崔兄有全面的概论了?”

    “不能说全面,应该比郑玄更全面一些。”

    崔慧中拱手为礼:“请教!”

    崔浩摆摆手:“谈不上,交流而已。在我看来,格物包含甚广。比如鸟为何会飞?木为何会浮于水上?风从何处来?雷电是怎么产生的?”

    众人不由为之瞠目。

    这是人应该研究的事情吗?

    这不是神仙干的事儿吗?

    看着众人瞠目结舌的模样,崔浩笑道:“我们说个简单的吧。”

    他转向独孤谋:“独孤兄,能劳烦你派个人去湖边取一大一小两块鹅卵石吗?”

    “哦哦……好!”

    独孤谋从震惊中清醒,他此时觉得崔浩就是一个神棍。派下人从九曲回廊出去,在湖边取过来一大一小两块鹅卵石。大的有拳头般,小的有拇指大。

    崔浩将两个鹅卵石放在桌子上:“如果我现在站在栏杆那里,一手握着一块鹅卵石,伸出栏杆外,两只手一般高。然后同时松手,你们说哪块鹅卵石先落到水面?”

    “当然是那块大的。”独孤谋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你们呢?”崔浩含笑看向周围的人。

    “是大的。”又有人开口,众人纷纷点头。

    崔浩又问:“有不同意见的人吗?”

    众人又俱是摇头。

    崔浩看向独孤谋:“为何?”

    独孤谋理所当然道:“因为大的重啊。重的东西,当然是先落下了。”

    崔浩再次看向众人:“你们也如此认为?”

    “对!”众人纷纷点头开口。

    “呐,你们先各自掂量一下这两块鹅卵石,先确定这个大的重。”

    “我来!”崔慧中上前,一手抓起一块鹅卵石,然后放下:“大的重。”

    郑嫣也走过来,有意识地插在崔浩和崔慧中之间,挡住了崔慧中,两只手各自抓起一块鹅卵石,然后放下:

    “大的重,比小的重很多。”

    有人也都上来试了试,也有人觉得这根本不用试。看到没有人再上来试,崔浩抓起了两块石头,来到了栏杆前,将两只手伸出了栏杆外,同一高度:

    “我和你们的意见不同,这两块鹅卵石会同时落水。”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“同时落水?”

    “噗……”有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。

    “崔兄你在开玩笑吧?”

    崔浩神色和煦道:“是真是假,看看不就知道了?”

    众人便都来到了栏杆前,探头向着崔浩手中的两块鹅卵石看去。

    “我要松手了!”

    崔浩松开了双手,一大一小两块鹅卵石向着水面落下。

    “噗通!”

    两块鹅卵石同时砸进了水面,湖心亭内鸦雀无声。他们的目光都呆呆地看着湖面正在荡漾的涟漪。

    半响,崔慧中惊声道:“这怎么可能?”

    郑嫣目光闪烁,转头看向了崔浩,眼中的神色已经变得崇拜,盈盈有水光:

    “崔兄,你竟然如此博学!小妹敬佩!”

    “我不相信!我自己来!”

    崔慧中快步走出了湖心亭,顺着九曲回廊向着湖边走去。湖心亭内的那些少年一个个也是跃跃欲试,彼此对视了一眼,便也脚步匆匆跑向了湖边,很快这些人就一个个双手各自握着一块鹅卵石回来了,手中的鹅卵石都是一大一小。然后一个个站在栏杆前,平举着双手,松开了鹅卵石。

    “噗通噗通……”

    水面一片响声,然后一个个都仿佛被下了禁言咒,呆呆地站在那里。郑嫣站在崔浩的身边,仰着小脸,眼中有着崇拜的光:

    “崔兄,可为小妹解惑?”

    “这个和重力无关,和浮力有关。”

    “重力?浮力?”郑嫣的眼中现出了迷茫。

    崔浩也不欲解释,解释起来有些复杂。而且郑嫣也不可能研究这些。自己白费这个力气干嘛?

    “我也处于正在研究的阶段,等研究出真正的成果,再与郑小娘子解惑。”

    郑嫣迷茫的目光变得明亮,神情雀跃道:“我们说定了,不能耍赖。”

    崔浩笑道:“自然不会耍赖。”

    崔慧中神色幽幽道:“如此说来,崔兄以后不会再钻研诗作了?”

    郑嫣明眸善睐道:“崔姐姐,你来晚了。方才崔兄言道,诗作根本就不是钻研出来的。钻研出来的诗作都是普通的作品。”

    崔慧中的两条眉毛都立了起来。

    她爱诗如命,平日里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钻研诗作。崔浩如此说,岂不是在说她白费时间?

    刚想要严厉驳斥,郑嫣又笑眯眯道:“崔兄还说了,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”

    崔慧中一下子就呆在了那里。

    “好啦!”梁瑜拍拍手道:“我们先不管天成的文章,我们就作普通的诗。既然我们聚在一起,不如先玩一个游戏吧。”

    有少女欢喜道:“玩什么游戏?”

    梁瑜道:“飞花令如何?”

    “善!”众人纷纷欢喜,崔浩也从善如流。

    一轮轮飞花令过去,这种游戏对于有系统的崔浩来说,不要太简单。众人的热情渐渐高涨。欢声笑语从湖心亭内飞扬了出来。一双双美目不时地都聚焦在崔浩的身上。

    让崔浩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。

    不过也有让崔浩头疼的人。

    不由头疼地揉了揉眉心,因为他发现崔慧中神色一直有些恍惚,一副魔怔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该不会听了自己的话,走火入魔了吧?”

    他和五姓七宗不对付,甚至有仇。但不意味着就和崔慧中有仇。而且他心中还真的很欣赏崔慧中这种飒的性格。

    一旁的郑嫣用眼角瞥了一眼崔慧中,嘴角悄然泛起一丝讥讽。

    “就这个傻子,还跟我抢?”

    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去的很快,天空已经开始渲染绚丽的晚霞。作为主人的独孤红拍手道:

    “崔兄,今日难得相聚,不如可有妙手偶得之作,让我们一饱耳福?”

    “唰!”

    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都汇聚在崔浩的身上,便是有些魔怔的崔慧中,一听此言,眼睛都立刻放光,再也没有魔怔之色。

    “还真是爱诗如命啊!”

    崔浩不禁感慨,那就说一首吧,希望有了这首诗,崔慧中不再魔怔。

    “那就说一首吧。”

    众人眼睛俱是一亮。崔慧中更是提起笔准备抄录:

    “崔兄请。”

    崔浩点点头,略微沉吟后,吟诵道:“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度。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。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”

    没有喝彩声,众人俱都在默默回味。

    “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……”

    一直到众人散去,这些人坐在车厢内,依旧在回味。

    第二天.

    这首诗便已经风靡长安。

    “……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”李世民放下笔,看着自己写下的这首诗。轻叹了一声:

    “真有才华啊!”

    然后抬起头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李君羡。

    “崔中则又去参加哪家的诗会了?”

    “回陛下,是独孤府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沉吟道:“朕记得独孤彦云有一女,也确实到了婚嫁的年龄了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眼中现出回忆之色。

    独孤彦云是跟随他玄武门事变的心腹爱将,可惜死在了颉利南下之中。独孤彦云已经死了,独孤府自然不知道自己向程咬金他们漏出的口风。

    “据说……”

    “据说什么?”

    “据说崔家嫡长女也不请自去了。说的是崔家嫡长女正巧去找独孤红玩,碰上了。”

    “碰上了?”李世民脸色一黑。哪里有那么巧的事情?

    “据说……”

    “还有?”

    “据说,诗会上很多小娘子都对崔浩趋之若鹜……”

    “嘿,你个武夫还会成语了。”李世民的脸更黑了。牙都有些痒痒。好你个崔中则,朕没有封……

    “那个太子昨日说的封什么来着?”

    李君羡低头道:“封杀!”

    “对,就是封杀。朕没有封杀他的时候,他从不主动参加诗会。朕现在封杀他,他倒是来劲儿了。”

    “二哥,什么来劲儿了?”长孙皇后端着一碗莲子羹,脚步轻盈地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李世民挥手让李君羡出去,然后没好气道:

    “还会是谁?你看中的好驸马呗!”

    “中则?他又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又怎么了?”

    李世民气呼呼地讲了一遍,然后坐在那里有些泄气。

    诚然,他把崔浩给封杀了。而他也认为自己金口一开。那些和崔浩交好的国公不会再给崔浩说媒。而且他也确信那些国公会通过他们的儿子给崔浩漏口风。崔浩也只有老老实实地等。

    自己是皇帝。

    这么大一个皇帝都开口了,他崔中则一个伯爵还能反抗不成?

    但是他现在后知后觉地明白了一件事,在仕途上他可以封杀崔浩,但是在这种婚事上,他还真做不到。

    别人也许没有问题,一旦绝了某个人的仕途,那个人就完蛋了。

    一个没有仕途的人,一辈子注定了默默无闻,甚至穷困潦倒。

    但是崔浩不同。

    不说崔浩原本就对仕途不感兴趣,便是绝了仕途,崔浩还有走学问这条路。

    有些养望的人,即便是不出仕,但名声一点儿不比当朝宰相差,甚至一些鸿儒可以指着宰相的鼻子骂。

    为什么?

    便是因为名望。

    他了解崔浩的才华,即便是现在,崔浩在士林中也极有名望。

    《陋室铭》一出,一个大儒便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《三字经》一出,一个启蒙宗师便跑不了。

    现在皇宫和世家的启蒙都是学《三字经》。

    在士林,他李世民封杀不住啊!

    ps:求订阅,推荐票,月票!求支持!

章节目录

免费军事小说推荐: 宝可梦:我的老爹是酋雷姆 美漫:从制造者卢克开始 通史演义 四合院回到五零 大秦:玩呢,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 酒厂帮我报效种花家 原神:我有一座图书馆 降落在清初 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 熵定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