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【第一小说网www.diYishU.Cc】,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()
    女儿河南岸,石门山北侧的一个山包,正是蓟辽总督洪承畴的临时行辕所在。
    中军大帐之旁不远处建起一座高高的帅台,蓟辽总督洪承畴正站在这处帅台之上,向北观瞧着双方战场上的情势。
    亲信的资深幕僚李嵩在旁说道:“督臣,据长伯将军回报,鞑子正黄旗,再加蒙古镶白、镶蓝二旗兵马,正与其鏖战。
    此外,还有汉军镶红旗铳兵助阵,连叛贼孔有德、尚可喜的人马也多聚在那边,长伯的正面压力不小啊。”
    洪承畴面上神色不动,他轻轻放下手中的千里镜,但目光仍是望向女儿河北岸,轻声问道:“奴贼还有几旗未动?”
    另一亲信幕僚谢四新上前回道:“回督臣,据探报得知,除正蓝旗仍在小凌河东岸外,今能够确认的还有鞑子镶蓝旗、正红旗,以及蒙古正蓝旗兵马。
    现都在西边与唐、白、马三位总兵激战,据回报应是鞑贼伪王济尔哈朗在那里坐镇指挥。
    我师除三位总兵的人马外,前屯王总兵,还有邱抚臣、姚察院的标营,也都已投入到与鞑贼的激战,虽在北岸陷于僵持之态,然我师似乎更为吃力一些。”
    他略停了一下,又道:“再算上与长伯激战的鞑子正黄旗,蒙古镶白、镶蓝两旗北虏。现下尚有鞑子四旗,蒙古五旗未动。”
    谢四新这时迟疑了一下,才又接着说道:“而我王师却只余督标营,未曾出战了,这兵力对比,似乎不占优势啊。督臣……”
    他欲言又止,洪承畴却似乎并未当回事,他只是问道:“王朴那里,是何情况?”
    李嵩忙回道:“禀督臣,张忠平已去传令,想来此刻也该发动了。”
    “嗯。”
    洪承畴指着北面女儿河对岸的锦州城,道:“城中尚有祖大寿的近万人马,皆为辽东精锐之士,奴贼至少有三或四旗兵马,要用于围城之需。”
    他接着又问道:“曹变蛟那边情形如何?可是已全师过河了吗?”
    谢四新忙上前回道:“曹帅的东协兵马已然渡河北进,现正配合长伯将军向北突破,迎面对上的正是鞑子正黄旗的奴贼。”
    洪承畴语气略显凝重的说道:“再派人去催一催,王朴那边要发些力,若能成事,里应外合,当可解锦州之围。”
    就在这时,提督东厂的内廷秉笔太监王承恩,在两名小太监的陪侍下缓缓走上高台,他径直来到蓟辽总督洪承畴身前,语气深沉的说道:“洪总督运筹帷幄,咱家自叹不如。
    然此一战干系国朝气运,确是不可大意,咱家以为还是调张诚的宣府兵,前来此地,渡河北进,以为奇兵一股,当能出奴贼意料之外。”
    他说到这里的时候,略微停顿了一下,双目炯炯有神地注视着蓟辽总督洪承畴,接着道:“洪督臣,当以国事为重啊。”
    这已经是很明显的在拿话点洪承畴了,其实,此前大太监王承恩已不止一次,拿话来点总督洪承畴了。
    但洪承畴却只是一副装聋作哑的派头,他仗着王承恩不参与军事行动的谋划,而任意摆布各镇总兵,制定锦州之战的军略。
    这些其实原也无可厚非,然此刻战场情势,对于明军而言并非是处于有利之形势,依着目前的战场情势发展下去,最终的结局便是,明清双方在女儿河两岸形成僵持之势。
    蓟辽总督洪承畴心中所想,是此战既要胜利,又要突出吴三桂之功绩,而大太监王承恩所想就更为简单,他只要求解了锦州之围即可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再别无他求!
    至于辽战首功是张诚,还是吴三桂,又或是曹变蛟等等,他才不关心呢。
    而此刻,王承恩言语之间似乎已颇为不满,他更是以“国事为重”这种话来提点洪承畴,可见他的容忍已接近极限。
    若是别人的话,洪承畴或许不会太过在意,然王承恩却与别人不同,他虽然在朝中无官无职,但却是连当朝阁老都不敢开罪与他。
    洪承畴面色有些凝重的说道:“王公所言极是,此战至关重要,确为一场国运之战。”
    他接着又继续说道:“诚如王公所言,不惟宣府军最是敢战,张诚亦是胸怀韬略,实属难得之将才,假以时日,其成就恐还会在本督之上,平贼灭奴,或全赖此人。”
    洪承畴突然话锋一转,道:“正是因为张诚乃杞梓之才,承畴也是出于爱才惜才之心,不忍其锋芒毕露,成鹤立鸡群之事,而引致诸多猜忌妒恨,如此四面树敌,反于张诚不利。”
    他见王承恩面色已有所缓和,便接着继续说道:“正所谓‘树大招风’,古人也言‘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’。
    承畴观张诚此人,治军打仗确为其能,但却是年轻气盛,于人情世故之道,还有些许欠缺,需要多加磨砺,使之懂得收敛,知晓松驰之道,以成国之大器。
    否则,其正是少年气盛,又志得意满,恐过度张扬,显达于人前,更因此引来诸多谤诽之言,终非为国惜才爱才之本意。”
    王承恩越听越发觉得洪承畴所言在理,自己似乎有些欠考虑,这时洪承畴又开口继续说道:“况本督亦非是将宣府军束之高阁,弃而不用。
    可宣府军自援辽以来,屡战奴贼,虽连连大胜,鼓我士气,壮我军威,然宣府将士也久战心疲,确需好生休养,免其劳心乏力,反为所累。
    而今,宣府军屯驻黄土岭,牵制奴贼正蓝旗豪格所部兵马,然宣府军随时可引兵北上,支援大同王朴总兵,北渡小凌河,直接进兵锦城南关。”
    王承恩目光已然转向北面的女儿河,他此时也觉洪承畴确是一片公心,所言亦颇有些道理,但对于今日战事,仍难免心中忧虑。
    于是,他淡淡说道:“军事上,咱家非是内行之人,本不应多嘴,然此一战干系重大,皇爷亦为之忧心,咱家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。
    洪督臣,你说是也不是啊?”
    洪承畴面上浮现出一丝苦笑,他知道王承恩这是在同他叫板,看来今日之战,终究还是离不了张诚与宣府军马。
    但面对的是大太监王承恩,他又不好随意敷衍了事,内心中不由一阵感慨,自己想要做成些事情,为何就如此之难?
    “王公为皇上心忧,为国事操劳,承畴等皆有目共睹,实为我等之楷模。”
    他先是夸奖一番,接着又道:“承畴亦知今日战事之干系重大,而张诚的宣府军兵,已是我援辽王师之军胆,实王师军心之所系,虽不可轻出,然胜负之决,又怎可无宣府军?”
    如此,洪承畴等于承诺今日之战,必有宣府军出击的机会,只是不会轻易动用宣府军马,需在必要之时,作决胜之战。
    “如此就好,如此就好。还望洪督能时刻以国事为重,不忘圣恩浩荡才是。”
    王承恩淡淡的留下一句话,便即转身离去,两名小太监一声不响的随在他身后,缓缓下了高台,回右侧那座小暖帐而去。
    望着王承恩缓缓而去的背影,洪承畴也是一脸无奈,只能在心中暗自叹息罢了。
    亲信幕僚谢四新在旁提醒:“督臣,已是午时过了,是否用些膳食?”
    “不了,将士们都在浴血奋战,我哪里还有心情吃饭?”
    洪承畴目光略显暗淡,今日一战,他的诸多部署皆未见有大的效果,多尔衮果然老练狡猾,竟能如此沉得住气。
    多尔衮似乎看破了明军的诱敌之计一般,对唐通、白广恩、马科那边一直隐忍,只是派出少量满蒙八旗精锐,阻止其继续北进,并未出动主力大军与之对战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吴三桂这里顿感压力陡增,饶是有曹变蛟所部东协的精锐助战,仍略显吃力,向北突进的助力非常之大。
    要知道,他的对面可是满洲正黄旗,外加蒙古镶白、镶蓝的两旗北虏精骑,过万的鞑子精骑,如果再加上随军的包衣跟役,又多上数千之众。
    兵力对比上,双方似乎并未见太大的差距,甚至吴三桂、曹变蛟这边还略占优势。
    可吴、曹二人营中多以步卒居多,骑兵数量有限,不似鞑子全军尽是骑兵,若是双方结阵而战,明军自然龟缩于车阵之后,靠步卒铳炮弓矢据敌,却也并不吃亏。
    但今日却是在旷野平川之中,既是清骑所擅之野战,又是骑兵浪战,明军本就吃亏,这还是素称敢战的吴三桂和曹变蛟之部下。
    若换做其他明军,恐怕在这诸多清骑蒙骑冲突之下,早已溃不成军,何况还有万余汉军贰鞑子操持铳炮为奴贼助战。
    果然,李嵩就在旁边劝道:“督臣,是否教张诚那边早做准备?”
    洪承畴不发一言,他将身体转过面对着女儿河方向,目光深邃地望向北边大地,似乎在思考着什么。
    片刻之后,他才开口道:“传讯给王廷臣,要他猛攻奴贼镶蓝旗鞑子,务要打开突破口,冲破奴贼防线,设法向东与曹变蛟汇合一处。”
    谢四新闻言张了张嘴,似乎想要说些什么,但终究
    g0828()

章节目录

免费军事小说推荐: 东图易家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千古帝王PK群,我让老朱当群主 崩坏:你告诉我这难度是崩三?! 乱世英豪:开局挑战诸侯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 综漫剧情杀 三国:我收买人心,刘备直呼内行 大唐繁荣系统